比起明天,今天的暴涨就是小儿科
大家好,我是一个遍体鳞伤,但仍仗义执言的……金融圈内搬砖人。
能持续涨,才是真强悍,明天开始这才是最大的考验。
一,回顾今天
A股真是要么一直不涨,要么就涨得让人肝儿颤。今天这场面,真是久违了啊。老铁们,今天A股这波暴涨,涨到你们怕了没有!
昨天开会说,要“持续用力、更加给力”,在“五穷六绝七翻身”的最后一天,在美股继续回调的时候,A股终于给力一把,迎来一个普涨行情。
二,开会最值的讲的地方。
1、认清现实压力,不盲目乐观,特别是提到“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增多”。内部则是内需不足,特别是房地产,另外还有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,所以这次特别提到要防止“内卷式”恶性竞争,之前这个话题很难进行真实讨论,现在官方直面了问题。
2、在这种压力情况下,资金必然还有降息预期。
展开全文
3、内需方面,提出了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,但具体办法还没看到。房地产方面提出要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,但没有额外加码。
4、最大看点依然是在科技。除了要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外,还特别提出,要支持发展瞪羚企业、独角兽企业。
三,对A股的影响
能不能启动牛市?
牛市从来不是突然有个消息,立马就牛市了。必须有预期、有资金、有行动。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成交增加了,市场大涨了,很多板块又火了。但这背后,有多少是机构资金干的呢?
恐怕多数朋友很难分辨。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,这个问题更重要。
大家都知道,机构投资者的「交易行为」与散户是完全不同的。
但问题是,多数人根本看不出这种不同,那怎么办?
其实,早就有这样的大数据统计工具了。
简单说就是:先把所有的「交易行为」数据先保存下来,经过长期的积累后,再通过大数据模型计算,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「交易行为」特征了,这太重要了,大家看下面的数据:
比如,今天证券板块是打头阵的,一般牛市开头都是券商板块拉人气。但券商也有当渣男的时候,猛了一两天你芳心暗许,它立马歇菜。而实际这背后就是机构资金的行为和态度。今天表面看券商的上涨,完全是开会消息刺激导致的。但实际上,用系统去观察「机构行为」,橙色的机构库存一周前就已经持续了,而「机构库存」数据代表的的就是机构行为积极参与。换而言之,但是市场一片低迷,但机构却再券商板块里积极参与,这就不是做渣男那么简单了。而是老早闻到了味道,早早参与一进来。能看到这种行为数据,自然清楚今天的上涨不是闹着玩的。
而个股上涨哪些能持续?简单说,蓄势上涨潜力大,洗盘上涨负担轻。先说蓄势上涨吧。
所谓蓄势上涨,就是在股价还没上涨的时候,「机构库存」数据已经持续不断,说明机构老早就准备好了,正蓄势待发呢。看走势看不出来,看行为数据一目了然。
如比如下图的双林股份,7月14日公告二季度业绩大增,但当时股价已经连续上涨了,知道消息之后再参与,显然是晚了。但只要用系统观察「机构库存」,就能发现所以橙色的「机构库存」持续不断。而橙色的「机构库存」,代表的就是机构行为积极参与。显然在7月份初,股价已经横盘多时,但别后机构是积极参与,而不是因为波动很小,无利可图而选择放弃。
显然,用系统观察「机构库存」能能够看清机构在消息出台之前,是不是有积极动作,是完全可以看到的。
另外,哪怕是一些突发事件,机构会不会借题发挥,也和之前里面有没有机构积极参与密切相关。就像前不久的发生的微软蓝屏事件,结果数据安全板块里的股票多数都是大涨。微软蓝屏是不可能被预期的。机构只能借题发挥,而借题发挥的股票,只要用系统去抓取「机构行为」,一样能观察到,像恒锋信息这样的股票,橙色的「机构库存」早就持续不断了,机构肯定早就在里面积极动作,所以机构要发挥也是在这种自己早就参与的股票里发挥。现在很多股票都是这样的,所以自己到上手机应用商店下载一个「博尔系统」的APP,搜索「博尔量化」就可以找到,然后一样可以去看感兴趣的板块和个股的「机构行为」变化。
我之所以用「机构库存」数据,也是因为行为要看的精确,说穿了就是要看的多。好比说某位领导看人看的准,原因就是人家早已阅人无数。行为数据抓取、比对、分类需要时间的积累,而「机构库存」这个数据,已经是累积十几年的结果了,所以就更为可靠。
另一种洗盘上涨,由于负担小,也是很容易走出持续上涨的,后面的文章里再继续和大家说。
好了,本篇就到这了,赠人玫瑰手有余香,谢谢点赞。
声明
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,希望大家喜欢!
部分数据、信息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人删除。
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。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,都是骗子。
评论